龔曙光:“三個對標”“三個創新”打造屬于這個時代的媒介功能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到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開展專題調研。
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參會并接受媒體采訪。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 長沙報道
“對標黨對媒體功能的新要求,在內容聚合和話語體系上創新;對標前沿科學技術,在業態和產品上創新;對標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文化需求,在用戶體驗上創新。”
——龔曙光
出版湘軍中南傳媒作為湖南文化界一張響當當的品牌和名片,出版機構擔負著傳播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使命,對推動湖南文化發展和意識形態工作有著既定使命。10月25日,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作為與會代表,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在思考,如何把黨和國家的意志落實落細落小到圖書出版、媒體建設上?這是一個關乎忠誠踐行使命任務的時代命題。
龔曙光站在新聞媒體和出版機構發展角度,對標“守正創新”要求,提出要用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文本、話語和傳播方式來抵達受眾,實現全面的互聯網化、移動化、視頻化,真正把傳播在這個時代變為富媒體傳播,創新打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媒體功能、最好的傳播方式、最好的用戶體驗。
記者:10月25日,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您怎樣看這次大會的重要意義?
龔曙光: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杜家毫作了重要講話,蔡振紅部長作了會議總結,實際上這也是省委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關于未來湖南宣傳思想工作的一次對標看齊的總體要求和全面部署。
家毫書記在講話中,特別強調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上重要講話的主要精神,對宣傳思想工作由過去的“正本清源”到現在乃至未來的“守正創新”這兩個主要的重要思想進行了詮釋。同時根據整個湖南宣傳思想工作的實際提出了對未來湖南宣傳思想工作的總要求。我覺得家毫書記的講話既把握了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關于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思想體系,同時又特別強調了總書記在這次會上提出的“九個堅持”,對于更好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8.21”重要講話,更好地踐行宣傳思想工作“15字”使命任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就湖南出版集團、中南傳媒集團而言,既作為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陣地,又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的主要產業集團,我們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守正創新。守正是根本,創新是手段,我們要通過創新來實現更好地守正。
記者:對于新聞媒體和出版機構來說,“守正創新”怎么守,如何新?
龔曙光:守正我們守什么正?其實就是守總書記所說的“九個堅持”這個正。守住了“九個堅持”,就基本守住了正。當然守正有不同的方式,你可以按部就班、因循守舊地守正;也可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地守正。對我們而言,特別是對我們集團的媒體和出版產業而言,核心的問題是要通過創新來守正,而不是因循守舊地守正,墨守成規地守正。
創新我們怎么創?湖南出版集團主要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創新:
一是對標黨對媒體功能的新要求,在內容聚合和話語體系上創新。媒體當然是有一個總功能的,那就是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當好黨和政府的喉舌和陣地。但是伴隨著我們黨的工作創新,伴隨著整個社會文化心態的變化,媒體的功能也有一個要落小落細、入腦入心的問題。必須承認,過去我們媒體宣傳中是有流于形式的問題,是有入腦不夠、入心更不夠的問題。所以,當下我們報紙的選題、網站的話題、雜志的專題、圖書的選題,都應該在深刻把握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這一前提下,選擇更能夠被融入新的文化風尚的主旋律、選擇更易于被這個時代接受的新表達、選擇更適合這個時代傳播的新渠道來精心策劃與傳播。這也就是我們媒體要用自己的專業眼光、專業水平,在服務黨和國家的功能上進行傳播創新。我們要真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央重要決策部署、重大戰略舉措,用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文本,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話語,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傳播方式來抵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來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總書記對新時期的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這十五個字五句話其實就是對于媒體功能創新的總要求。媒體的變革是與時俱進的,與時俱進的媒體不僅僅是技術革命、不僅僅是媒介形態的轉化,它首先應該是服務社會新功能的提供,所以這是我們第一個創新的向度。
二是對標前沿科學技術,在業態和產品上創新。大家都知道媒體的進化是以介質進化為主體的。最早的媒體應該是人的咽喉、舌頭。當早期人類有情緒要表達、有內容要傳播、有思想要溝通的時候,他是通過聲音和語言,實際上是通過發聲器官來實現的。這是最早的媒介。然后是刻石,人們在石頭上寫字。然后是竹簡、簡帛。再然后是雕版印刷,以及后來的活字印刷,到今天的互聯網技術。媒體的迭代是以技術的迭代為支撐的,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僅僅是像紅網新媒體集團,包括其他書、報、刊出版單位都要全面的互聯網化、全面的移動化,也要全面的視頻化,真正把我們的傳播在這個時代變為富媒體傳播。所以我們今天不是單一的說紙不要了,大屏不要了,只要小屏。未來小屏都會不要了,只要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新技術新應用。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很幸運的時代,這個話是我十多年前說的,我說人類將進入一個很幸運的媒體時代,那就是各種媒體在同一個時段內都具有生命力,還會在彼此攙扶中走過很多年。人類很少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個時代一樣同時具備多種主流傳播形態。今天我們讀書的還有書讀,而且讀書的人也還不少,看屏的人更多,聽聲音的人也多,還有愛看傳統電影的人,所以人類的多種媒介方式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富媒體時代。那么毫無疑問,我們的紅網新媒體集團,以及我們的圖書出版,都要向富媒體轉化。
比如說今天我們在岳麓書社拿到一本書,看起來它是一本傳統的書,跟其他的書沒什么區別,《三國演義》就是《三國演義》,《水滸傳》就是《水滸傳》,但是它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融媒體了。它是個富媒體,它有文字的,這就是傳播《三國演義》的文本;它有演播的,這就是聲音,有了音頻傳播;同時它還有大量的數據庫儲備,比如說某個專家對這段故事他是怎么解析的,它的歷史掌故是什么,它已經變成了關于《三國演義》這本書在這么多年的流傳和研究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數據庫;它還有VR技術,它的地圖是用VR技術來做的,關于曹操怎么走、關羽怎么走、劉備怎么走、孫權怎么走、周瑜怎么走,仗是怎么打的,它的線路圖是怎么樣的,都是用VR技術來提供的。所以你看到的一本很簡單的圖書,實際上它已經是一個富媒體了。
朝氣蓬勃的紅網采編團隊。
紅網過去的一個新聞構成,就是希望每一個新聞發聲,能盡可能早一點拿出所謂深度報道來,希望一次性地對這個新聞給予一個報道的定格。但我現在對他們的要求不是這樣了。第一梯次的報道就是現場的視頻報道,一個新聞發聲。像你們今天采訪我,你第一時間發這個圖片、視頻出去,那么也就是用視頻來做第一梯次的報道。有些場景可能第一梯次就是音頻。比如,你可能還沒有來得及抵達現場,但你首先就可以表露今天在赴什么活動的途中;你還沒有到達現場,但是你已經碰到了從現場來的人并采訪了他們;然后是抵達現場的視頻報道;然后是文字媒體跟進做全面深刻的報道。任何一個新聞都是可以根據不同媒體的介質來形成它的報道梯次和整個報道的文本形態。所以未來的文本形態,它不能簡單地說這是廣播電臺的報道,這是電視臺的報道,或這是一個報社的報道,它應該把這些功能全部集中在一個新聞事件中,全部體現出來,它的文本本身就應該是富媒體。我們要學會用技術去改變我們現在的業態。
未來的教育出版,可能推出的就不是書而是機器人。學齡前兒童,可能為他提供學齡前教育服務的就是一個機器人,一個陪伴性機器人。這就像皇帝小時候有伴讀一樣,他既可以是他的老師,又可以是他的同學,還可以是他的陪伴。當前老年人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是孤獨,是沒人陪伴。孤獨是精神的孤獨。那未來我提供給老年人的可能就不是一本《三國演義》的書,或者是某一本黑格爾的哲學書,或者僅僅是一臺電視機。而是一個能夠實現人機對話的、可以聊天的陪伴機器人。它還可以把老年人整個的學習課程放到這個機器人中間去。像這樣一些東西,就是把最前沿的技術包括音頻技術、視頻技術、人體仿生技術等應用到出版物中來。
三是對標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文化需求,在用戶體驗上創新。由于享受了20世紀以來最豐富的科技成果和21世紀發展的整體紅利,所以今天的消費者對于文化產品消費已經有了嶄新需求,有嶄新標準。同樣是泰戈爾的《飛鳥集》、拜倫的《唐璜》、魯迅的《野草》,每一位讀者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讀者的審美品格也是不一樣。如果你通過富媒體來進行傳播的話,那么產品的用戶體驗就會更高。所以我們要對標人類對于物質文化需求的新進步,在用戶體驗上去創新。
有人說這個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最大的特點是用戶個性的極大化滿足。這不是說我們只為一億個人提供一個最好的用戶體驗,而是說我們要為一億個人中的每一個人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假如為一億個人提供一套所謂最好的用戶體驗,那還是傳統思維,只有為一億個人提供一億套每個人認為最好的體驗,這才是現代思維。現在“今日頭條”等平臺,每天通過大數據和算法給你推新聞。它是努力地替你在浩如煙海的資訊之中去選擇你最關注的一些新聞和知識。這應該是用戶體驗的進步,但是這只是初步的。比如,我前天買了一本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它可能今天就給我推《復活》,可能后天就給我推《戰爭與和平》,或者它會給我連帶著推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屠格涅夫。但是它就不大可能給我推雨果,推《巴黎圣母院》,推《悲慘世界》。這就說明現在的人工智能在用戶體驗上還有缺陷。所以你既要知道這個人對哪一個領域感興趣,你還得要通過這些數據,知道他今天對這個領域不感興趣了,他走到另外一個領域去了。要不然這里面就有一個很大的危機,就是我們的資訊世界被機器人所控制了,導致了“信息孤島”,所以到今天為止我都不用這些推送新聞。現在的人工智能還是很粗淺的,還需要通過更新的技術去個性化,去絕對的一對一。今后的一個內容機器人,它應該針對每一個用戶生成一種算法。所以未來我們的傳統出版、傳統媒體如果能逐漸升級到這樣一種用戶體驗的話,那將大大提升我們宣傳思想工作的效果,那才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媒體功能、最好的傳播方式、最好的用戶體驗。
在守好“九個堅持”的基礎之上,讓我們真正在創新的路上去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媒介功能、媒介方式、媒介體驗,這是我們集團接下來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以上“三個對標、三個創新”就是我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以及家毫書記講話的理解與思考。